浸润着光影的日常温度,将一览无遗的窗景悄悄拥入怀中,蕴生一地清澈透明与纯粹无杂,平凡质简的家景,不张扬、不惊扰,让一切归于淡雅宁谧,悠扬的吐露出寂静之美。
本期带来的是一对老夫妻100平米的住宅。与很多老年人杂乱的家不同,老夫妇的新家处处体现着极简主义,老人说这是时下最流行的侘寂风。
主人喜爱实木的温润朴实感,细腻纹理与特殊的触感。设计师进一步补充,考察未来若有轮椅的无障碍需求,改造施作过程中减少地面落差,特别将走道宽度加宽至120公分,体贴长者的行动便利与安全。
本案的设计重点
我们是从半毛胚屋的状态进行规划,有如经历一场重生与蜕变的过程。根据居者的习性、喜好与个人信仰,从零开始做出内存块性的合宜使用情境,以环绕式的回字形动线,似有封闭也有互动的连接,一切刚刚好的简单及恰如其分的故事感,各自开花却也互不冲突。
如何将旧家具融入新家
当收藏家具成为一种爱好,房子的基底就显得重要。设计团队的角色是调和各区域的和谐性与一致感,捕捉主人自身散发气质,细细描绘能够衬托数种家具的质感与线条。
房子更像是盛装家具的百搭容器,不能毫无表情、亦不能过度渲染,让家也能是家具的伸展台。
户型图
基本资料
室内面积:100平米,房型:2房2厅2卫,居住人数:2大
屋主需求
•营造能烘托家具质感的百搭空间
•喜欢淡雅素朴的简约侘寂感
•拥有一间隐藏的储物室
玄关设计
推门而入,走过玄关区深灰色的瓷砖地面,左转后立即迎来室内明亮的采光,这道轻巧的折创造了回家的仪式感,同时封闭了角落空间,形成一个小型储藏室。
客厅设计
温润的浅木色的地板,干净明亮的同时,透露出沉稳的气质,大片落地窗照射进早晨大量的阳光,随着一日内光线的变化,呆在家中给人敞开于心的恬适豁达。
悉心检视原始屋况后,善加运用客厅的两面窗景+石材与木皮立下的双面矮墙,隔屏出客厅与佛堂的分界所在,一体两面呈现共存的平衡张力,特地加宽的廊道使环绕式的回游动线更显宽敞余裕。
餐厨设计
保留原有的一字形开放厨房区域,并增加了吊柜,充分满足收纳功能,采用具有好清洁、易保养的烤漆玻璃作为立面,在烹调过后便于保持厨房区域的干净整洁。
浅灰色半透明的中岛底座,由大理石与石英石组成,粗犷的大理石纹于石英石的自然雅致,再辅以圆角收边,不愠不火的展现出恰到好处的简洁。
果实形状的吊灯,也好像落叶的脉络,抽象的线条,别致且优雅。
走廊设计
穿过格栅与深色木皮搭配而成的走廊,是通往私领域的卧区,走廊也是主人摆挂画作的地方,打造居家迷你艺术廊道的概念,透过视觉上的深浅色调,顺利转换公私区域。
主卧+更衣室设计
主卧延续了整体简而不单的雅致风格,同属柔白的底色搭配几何感方正的分割线,谢绝多余装饰的堆砌,低调的传递着空间本质,体现出干净的光泽感。
主卧与更衣室采用无门的方式呈现,以实木藤编储物柜分化出隐形界线,抛弃了实体的隔阂,反而牵引着无阻流动感,不仅更显清爽也为屋主提供友善的行走动线。
次卧设计
选用浅色系木纹拼花床头,一弯弧线消弭了直角的锐利,洋溢着轻盈气息,彰显清新风采,以架高的型式加上床垫,搭配可调整方向的壁灯。
严选不锈钢藤椅呼应主人青睐的质简朴韵风格,加设横式层板以便摆放书籍,或是陈列展示纪念小物。
卫浴设计
在基础干湿分离的条件下,请木工师傅利用细条框线勾勒出柜体的立体感之外,亦增添垂直面向的收纳功能,以利放置毛巾与沐浴备品等,仿水磨石纹砖的稳敛灰调衬底,扬起不言而喻的复古怀旧风范。
家具配置
因应屋主有收藏家具的喜好,设计团队丈量各式家具的尺寸后,以细腻思维仔细权衡木质、藤编与石材之间如何达到绝佳契合度,构筑既不突兀又能彼此融合的平衡美感。
色彩计划
在色彩搭配上,由光亮遁入深色木纹走廊的切换模式,辅以隔栅带出幽静气息,区划出公私范畴。素白的卧室中弥漫柔和温雅质调,藤编的粗朴感与窗边休憩区互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