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鄄城:13万元工资拿到了公司经营也正常了(鄄城经济怎么样)

新闻来源:正义网

正义网菏泽1月17日电(记者郭树合 通讯员李蓉)“谢谢检察官,我们的13万元工资拿到了!”“谢谢检察官,我们的公司正常运营了!”1月16日,山东省鄄城县的张某等11人拿到工钱后,向鄄城县检察院第五检察部检察官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恢复正常经营的小微企业某装饰公司负责人也表达了感激之情。

这要从该小微企业与农民工双方劳动关系不稳定而产生的薪酬问题说起。

“我公司的大门被一帮人堵了,接连几天,企业的正常运营受到严重影响,你们能不能出面帮忙解决?”春节临近,某装饰公司负责人来到鄄城县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请求检察官解决这一棘手问题。

接访人员经了解得知,2021年3月至2021年12月,张某等11人先后到某装饰公司务工,口头约定工程完工后按工时结算劳动报酬。施工期间,鄄城县发生疫情。疫情结束后,张某等人未及时复工,影响了施工进度,给公司造成一定损失,装饰公司认为此损失应该由张某等人承担,因此未支付劳动报酬。

该院随即成立办案组,第一时间电话联系11名工人,建议他们选出2至3名工人代表,以正当途径表达请求。

“双方打过官司、也仲裁过,但是都没见成效。”工人代表张某愤愤不平地说。

针对这种严峻态势,承办检察官决定到某装饰公司现场了解情况。据了解,张某等11名工人从2021年3月至12月在某公司做装修工程项目,工程完工后,公司却无故拖欠共计13万元的工资,工人们多次找到某公司讨要未果。

“‘烦薪事’涉及民工切身利益,必须想方设法处理;而保企业就是稳就业,稳就业就是保民生。两者必须统筹兼顾,双双解决好。”为此,办案组商议决定,以公开听证的方式化解此信访案件。听证会围绕劳动关系认定、证据采信、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全面审查,并对双方的具体行为进行法律分析。

承办检察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理清脉络,明确责任等方式方法,以法、情、理为基础开展沟通,最终当事人双方达成统一意见。张某等人如愿拿到了工资,某装饰公司得以恢复正常运营,这才有了开头的一幕。

针对案件中暴露出的用工制度不规范等问题,鄄城县检察院向相关部门、企业分别制发检察建议书,要求规范小微企业用工制度;同时加强民法典、劳动法宣传工作,增强农民工法律意识,切实保护其合法权益。对涉及众多农村务工人员切身利益的焦点问题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检察机关能动履职,采取“院领导包案+上门听证”的方式公开审查办理,积极搭建沟通化解的桥梁,既解决农村务工人员的“忧酬烦薪”,又为小微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用心用情护航民生民利。

【来源:济南市槐荫区检察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xxcb.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咨询及合作:19176699651;yuanshipeng@xxcb.cn。

本文由:小编 发布于谋装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ouzhuang.cn/25173.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2月 10日 上午10:19
下一篇 2023年 2月 10日 上午10:2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