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36年前,一家塑料五金厂在广东顺德龙江镇诞生,之后这家五金厂立志要成为一家大企业并注册了商标。数十年的发展中,该企业以一根管道“通全球”,成为国内当之无愧的“管道一哥”。中国联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也是龙江经济发展壮大的缩影。近年来,联塑集团在做强核心产品的同时,注重多元布局,拓展行业边界,打开全球市场,寻求发展新机。
从一家五金厂到管道建材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国联塑集团在龙江的发展有何秘诀?其核心竞争力在哪?在国际化、全球化进程中,联塑如何用好人才,布局海外市场?对未来,联塑有何考量与展望?日前,凤凰网广东走进联塑集团进行访谈,开启探秘之旅。

黄展雄接受凤凰网广东采访。
梳着工整成熟的大背头,身着笔挺的西装马甲,精致干练的外表配以谦和的笑容,眼前这位30出头的年轻人叫黄展雄,是中国联塑集团董事长黄联禧的长子,联塑新一代领航人,目前担任中国联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
在与凤凰对话的一个多小时中,黄展雄展现出了年轻人少有的低调与务实,他以极具磁性的声音,向凤凰讲述了一个小企业如何在龙江发展壮大的故事。受访时他表示,联塑集团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紧跟市场需求,开拓新的产品,致力于带给消费者最极致的体验。联塑集团行稳致远、开拓进取的企业形象也被勾勒出来。
核心竞争力:布局早+系统集成一站式解决方案
凤凰网广东:作为全球管道建材产业集团的领导供货商之一,联塑是否有受到房企波动及大环境的影响?面对这种环境你有什么新布局新思维?
黄展雄:这两年因为很多外部因素,以及新冠疫情,房地产市场受到了影响。我们作为建材的供应商,也受到了牵连。但是,国家出台了很多刺激性政策。展望未来一两年,我们研判,房地产市场必然会慢慢回暖,步入正轨。
事实上,我们的产品在市政项目的占比,比在房地产的占比大。比如北京的新机场、港珠澳大桥,以及雄安新区的管廊综合项目,都有使用联塑的产品。对未来,我们保持乐观的态度。
凤凰网广东:塑料管道系统业务一直是集团的主营业务。在这方面,联塑的最突出的竞争力是什么?面对市场竞争你如何掌舵?
黄展雄:关于核心竞争力,我认为主要有几个方面让企业在市场上占有领先位置。首先是布局早。早在十几年前,我们进行了全面的布局,在不同的省份,根据市场体量、交通距离等布局分厂、经销商,到现在为止,在全国我们已经拥有超过36个生产基地。同时我们也较早开始了海外布局,比如在马来西亚、简埔寨、印尼等国都有我们的生产基地,并且这一举动,我们还在进一步拓展。做企业,眼光要大,海外市场要看得准。
第二,联塑形成了完整的服务方案和系统的解决方案。在整个产品系列里,我们做得比较全面,除了管道以外,还有八千多个配套的配件,可以给客户提供全套产品,满足客户需求,是企业的方向。
面对市场竞争,联塑一直在学习,不断尝试新的东西。比如,我们除了做塑料管,还根据市场需求,布局金属管道。最开始做的是金属内嵌管道,到现在已发展出全金属管道。总之,要走在市场的最前沿,不断尝试新的东西,新的领域,去满足居者对幸福生活的追。
联塑总部大楼
多元发展:产品延伸、海外布局与进军新能源
凤凰网广东:我们注意到,联塑集团在多元发展的布局上,关于新能源、农业、物流和环保这些板块都进行了精耕细作,未来的联塑要发展成一个怎样的架构?
黄展雄:目前在新能源、农业、物流和环保等板块的精耕细作,都是我们对产品的延伸。比如在农业板块,我们的产品主要应用于灌溉;在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我们就研发出了一种产品,在管道上面打孔,以最节水的方式实现灌溉,让农作物更好生长。
其次,除了产品的延伸,这些年发展的新产品也很灵活地运用了现有的经销商体系。联塑的经销商体系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核心优势。集团在全国有3000多个一级经销商,再到二级、三级,可能达到几万个甚至到十万个经销商。这些经销商帮我们打通了“五经六脉”,把产品送到全国任何一个需要我们产品的客户手上。
依靠产品的延伸,以及经销商的渠道运用,我们还希望未来在体系内再发展一两个上市公司,互相协助,互相发展,越做越大。依托顺德龙江这里好的营商环境,我们对此非常有信心。
凤凰网广东:在经济双循环的背景下,联塑目前的业务量主要集中在国内还是国外?能否介绍一下企业在海外布局的现状及计划?
黄展雄:目前,我们国内的业务量占到总量的90%,国外业务量占10%。但海外业务量每年的增长速度目前达到30%到50%,相信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海外的业务量能占到集团收入的30%到40%。
海外布局,我们最开始在北美试水。现在在加拿大、美国的洛杉矶,都有型材的生产基地和管材配件的生产基地。新能源产品在欧洲市场、非洲市场、美国市场,虽然已经发展了很久,但需求仍然很大。今年我们还会再进一步扩展新能源市场,包括新能源方面的光伏板以及整个储能方面的产品。新能源产品已经投产,储能产品正在布局。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瞄准海外市场,是我们的一个战略。
凤凰网广东:我们注意到,联塑集团今年初成立了广东联塑班皓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全力进军光伏产业。能否介绍一下背后的考量,以及联塑班皓的发展蓝图?
黄展雄:发展新能源板块基于两点。第一,市场对新能源的需求非常大,国家也非常支持新能源的发展。第二,我们的客户群,包括很多房地产公司、工厂以及不同的市政项目,对于光伏产品、储能产品的需求很大。基于此,今年4月份集团就成立了联塑班皓,将在年终正式投产。
目前,联塑班皓拥有2大生产基地,建筑面积超150000平方米。公司的订单比整个产能都要大得多。我们先做光伏板,之后再做产品的延伸,慢慢把整个产业链都做起来,形成一个闭环发展,满足市场的需求。
联塑研究院
人才培养:摒弃工龄与资历 畅通晋升通道
凤凰网广东:你是联塑年轻的领航人,你在人才的认识和使用上有什么新的观点?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联塑有何经验可分享?
黄展雄:我们整个新能源团队都偏年轻,管理层大部分都是在40岁以下,主力主管很多都在30岁以下。
我认为,首先要给年轻人多点机会。现在的年轻人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每次开会或者推新产品时,我们都会尽量让年轻人参与其中。以前,根据公司的架构,员工的上升通道跟工龄挂钩,要循序渐进。但现在,员工只要做出了成绩,有好的想法,能给公司作出贡献,那就可以提拔,并不一定要遵循工龄和资历。
其次,要让大家享受股权激励和分红。我们在激励政策方面给年轻人更多的归属感。
最后,除了报酬,员工可能更需要融合的氛围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所以我私底下会经常和同事打球、聚餐,与他们融成一片,打成一片。有了这种氛围和认同,同事之间的交流会更顺畅,我也会更容易了解大家心里的想法,大家也会产生留下来继续为公司奋斗的动力。我觉得这比开会、订立各种制度有效得多。
生产车间
守正创新:在碰撞和磨合中向前发展
凤凰网广东:一个企业的接力发展,也是多种商业理念的碰撞和磨合,在这个过程中你是如何融合创新的?
黄展雄:碰撞是肯定有的。前辈们在创业中遇到的问题,他们的解决的方式,与年轻人有所不同。因此,就需要磨合。磨合之后才会发现问题,然后去想怎么解决。我们很多年轻人刚出来创业时,会发现很多当初想当然的事其实都没有那么简单。比如,八九年前,我也有过一些小创业,当时我没有听长辈的意见,最后没有成功。后来我发现,长辈能有今天的成就,肯定经历过很多。无论社会怎么变,人性、经营之道等不会变,这是经营企业的核心。
关于融合创新,我们的电商建材板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把年轻人容易接触的电商、直播带入到传统的建材行业,把两者融合起来做成功。现在我们的电商平台还在做To B的生意,我们也想慢慢用直播等新颖的方式,去引导向c端的流量,往c端部署,让我们的产品直接接触到终端使用者。
总之,既要虚心听前辈讲的人性、经营之道等不变的东西,同时自己也要突破一些传统的模式,在碰撞和磨合的过程中向前发展。
凤凰网广东:30多年来,联塑的品牌和市场影响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真正是行稳致远的一个企业标杆。作为接班人,除了行稳致远,你对企业是否有更开阔的蓝图?
黄展雄:我们集团有一句广告语,也是我们的核心目标,那就是“为居者构筑幸福生活”。无论是居住的房子,还是工作场所,对人们所在的任何地方,联塑都能提供一系列、一整套的解决方案。
无论是新能源,还是建材平台,或是基础的应用产品,我们希望在每一个领域都能做到极致,带给消费者最好的体验。比如,半夜3点你家的灯泡坏了,我们能做到在半小时之内,就把灯泡送到你手上;新房子装修,你想下个月入住,我们就有一个建筑模块,把土建、木墙等都模块化,用最快的速度把楼建起来,装修好。总之,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想为消费者提供极致体验。这也是一家好的企业,能不断给客户提供的最优最好服务的体现。
链接:联塑集团简介
中国联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是国内知名的大型管道建材产业集团,成立于是管道建材行业的龙头企业,业务涵盖管道、建材家居、环保、供应链服务平台、光伏新能源等板块,产品涉及管道、光伏新能源、水暖卫浴、整体厨房、整体门窗、铝模板材及智能爬架、净水设备、防水与密封胶、消防器材、阀门、电线电缆、照明、卫生材料、环境保护、农业设施、海洋养殖网箱等领域。2021年联塑集团营业收入达320.58亿元人民币。随着国际化、全球化进程步伐的推进,中国联塑已建立超过30个先进的生产基地,分布于全国18个省份及海外国家。
编辑:严远丹
摄影:梁伟浩